欢迎进入某某医疗设备官方网站!

咨询热线:400-123-4567

首页 > 产品展示 > 行动器

眼镜“看见”声音器械“走”出未来北京举办残疾预防日活动

类别:行动器

  新京报讯(记者田杰雄)能实现“即时同传”的字幕眼镜为听障人士打开“声音通道”,能够辅助行走的器械让行动不便者拥有另一双腿,8月22日上午,西城区西外文化休闲广场比以往更具人气,当天正值第九次残疾预防日到来前夕,围绕“预防伤害致残,共创健康生活”主题,北京市残联主办、西城区残联和展览路街道联合承办了主题活动。

  活动现场专门设置了展览展示区域,西城区20余家委办局现场开展政策解读,为市民答疑解惑,使其更好地了解相关政策法规;5家医疗机构发挥优势,为市民提供义诊咨询,让市民及时了解、关注自身健康状况;30余家科技助残企业通过亲身体验、互动交流的形式,让市民亲身感受科技为残疾人生活带来的便利,更好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残疾预防工作的良好氛围。活动上还展示各种残疾人文化艺术作品,展现残疾人的才华和自强不息的精神。

  “戴上眼镜之后,就会有字幕显示在镜片上,交流一下子顺畅多了。”一款辅助听障人士的字幕眼镜展台边,工作人员正向前来参加活动的老人介绍产品。另一边,辅助行动不便人士正常行走的机械设备也吸引不少到场群众的目光,“现在还是摇杆控制的,未来我们计划通过脑部意识来控制设备动态。”一旁的工作人员介绍说。

  记者了解到,近年来,北京以《北京市残疾预防行动计划(2022-2025年)》为引领,发挥政府主导作用,统筹首都健康资源,多部门聚焦重点领域、关键环节,不断完善工作举措,强化预防技术支持,关口前移、重心下沉、全民参与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不断完善,多种主要致残因素得到一定控制,残疾发生率处于全国较低水平,社会生活环境质量持续向好,社会公众的残疾预防能力和意识不断提升。

  在残疾人保障方面,市残联等相关部门完善康复政策体系,强化落实服务举措,保证有需求的残疾人基本康复“应保尽保”,减少残疾加重风险;组织开展科技助残工作,创新机制、搭建平台,引导社会力量进一步投入资源打造新技术、新设备,为残疾人生活和工作提供便利,着力推动北京市残疾预防与康复事业高质量发展。

  本次承办活动的西城区,也是全国残疾预防重点联系地区。据介绍,近三年来,西城区全面开展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防控、疾病致残防控、伤害致残防控等残疾预防五大行动,织密居民健康防护网,开展了伤害致残防控宣传60余场,提升居民安全意识;婚前医学检查率达到70.44%,孕前检查覆盖率达到100%;开展0-6岁儿童残疾筛查超6.5万人次,累计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超2.9万人;对慢性病、老年病等进行早期筛查与干预,受益人达1万人次。

  残疾预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,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。记者获悉,在未来,北京市还将以首善标准推动残疾预防行动,持续完善残疾预防政策体系和服务供给。